No. 106 阿年,自由主義是什麽?|城與邦

前言


  在政治哲學中,自由主義也許是最常見的立場,也同時是最常被當作理論對手的的反對立場。
  新自由主義、新古典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憲政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經濟自由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即便我們製造了許多標籤,用以標示化各種學說與理論,但若要詢問,什麼是自由主義,恐怕很難拎得清。在許多介紹自由主義的教科書中,自由主義有著一個理所當然的譜系,但若仔細探究這些神祖牌位的智識,理論家之間的差異恐怕如同他們與反對者們之間的差異一樣巨大。對此,我們不妨以系譜學的角度,來看不同的理論家們如何把握「自由」與「自由主義」的意涵。
  本期回顧,《城與邦》整理了專欄的往期相關文章,供君取閱。歡迎讀者留言,跟我們分享你的自由主義視角。



什麼是自由主義@譚銳捷



什麼是自由主義
在政治理論的諸多「主義」中,自由主義一直是各種主義論戰中頻頻出現的「選手」。然而,我們對什麼是自由主義缺乏一種清晰的共識。本文主要介紹的是一種通過否認存在明確定義來解釋什麼是自由主義的嘗試。這種嘗試運用了一種將政治思想當作意識形態的研究方法。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形成不僅僅是哲學家思維遊戲的結果,還深受各種客觀的社會歷史和語言因素的影響。



自由主義諸議題@駱斯航



書單推薦:自由主義諸議題
作為政治哲學和政治理論長期的核心議題,自由主義是所有博士生必須瞭解的思想流派。本文介紹的是印第安納大學政治學系政治理論方向的自由主義課程。這門課程由研究美國政治思想的教授Russell L. Hanson執教,書單最後更新於2016年秋季學期。這份書單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自由主義的概念、哲學自由主義、政治自由主義、實踐自由主義、自由主義的展望。本文將簡要為大家介紹這份書單。以自由主義範疇之大、歷史之悠久、涉及議題之多,任何長度合理的書單都沒有可能面面俱到,這份書單的目的也並不是書寫自由主義的思想史——根據本書單的推薦,對自由主義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請參閱Edmund Fawcett的Liberalism: The Life of an Idea。這份書單僅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幾個談論自由主義的視角。



消極的自由?@黃靜佳




消極自由的果實都是甜的?
消極自由與積極自由的區分源於貢斯當和伯林,由於兩個概念在歷史發展中的變化,伯林傾向於包含價值多元主義的消極自由。但是消極自由的概念一方面在承認多元價值,同時嚴格的消極自由包含著社會選擇的意識形態。埃爾斯特在此基礎上推進了伯林的工作,認為消極自由內部還可以做出進一步的區分,我們才可以看出真正的自由是擁有自治的自由,而非簡單的無干涉狀態。本文從伯林對消極自由的闡釋入手,由格雷對消極自由的進一步解讀我們可以進入自由的評價性概念;借助埃爾斯特的適應性偏好,我們會看到消極自由和社會選擇如何塑造個人的偏好和選擇,並且這種選擇可能會完全偏離人本來的偏好——無干涉的自由可能並不能帶來真正的自由。埃爾斯特區別於伯林之處在於,他堅持了一種更為廣義的多元論理論。



自由與金錢@琉璃



缺少金錢是否就缺少自由?
在貨幣通約主義盛行的市場經 濟的大潮里,資本的力量運作於全球,資本逐利的本性無孔不入,「人人向錢看」似乎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時代的耳鼓里,更有「no money, no freedom」的市民心聲,我們不禁要問,自由何謂?金錢何為?自由與金錢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政治自由@黃靜佳




政治自由的道德基礎
何謂「政治自由」?在自由主義者那裡政治自由意味著自由和權利及其優先性,也就是羅爾斯的正義原則所要求的內容。從正義原則的落腳點中我們不難發現,自由與善並非完全割裂,而是其落腳點就在於某些善。羅爾斯對於正義原則的證明,在《正義論》中是通過原初地位和無知之幕達到論證目的,《政治自由主義》中則是訴諸公共理性的證明。論證所能達到的目的是說明正當性,但是在何種程度上能給我們的行動提供理由,卻在於什麼為自由和權利而奠基。本文的從《正義論》和《政治自由主義》的兩個論證分別入手,比較其基礎的異同,最終我們可以看到政治社會共享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支撐著作為權利的自由。



資本的自由@琉璃




論資本主義的自由
資本主義社會就是自由社會,這一論斷在自由主義者看來著實毋庸置喙,資產階級革命的自由旗幟也曾在近代史上一路高歌猛進,給蒙昧以理性,喚沈睡於蘇醒,示黑暗以光明,自由價值作為人類文明的精神成果,之於自由的肯定,誠然已不必再費筆墨來表達認可,但問題在於,資本主義真的自由嗎?這篇文章立足於G.A.Cohen《On the currency of Egalitarian Justice, and other essay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一書中所論及的自由問題,一探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之究竟。



羅爾斯@無風水面




羅爾斯是慎議民主理論家嗎?
本文首先將簡要地梳理出英美政治哲學界在慎議民主理論上對政治自由主義的幾個批評進路,隨後將指出羅爾斯對它們的可能的回應。



邁克爾•桑德爾@先鋒谷(編譯)



邁克爾•桑德爾——《理論的藝術》採訪
邁克爾•桑德爾,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著名的哈佛大學《公正》課主講,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政治理論家之一。來自《理論的藝術》政治哲學期刊的Jonathan Bruno和Jason Swadley近期對桑德爾就政治哲學問題進行了採訪。



民主與獨裁@吳攀



改革是否需要獨裁與武力?——胡適與蔣廷黻的「民主與獨裁」之爭
本文簡要評述了1930年代著名的「民主與獨裁」論戰中胡適和蔣廷黻的觀點。論戰雙方都認同自由民主的政治理想,都承認當時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但在如何實現政權統一和社會進步方面產生了分歧:是武力統一還是政治統一?在建國與改革的過程中,獨裁是否是必須階段,它又究竟能夠發揮何種作用?



霍布斯@周一川




斯金納:霍布斯對自由的理解為何重要?
在兩天後的最後一場講座中,斯金納教授則以霍布斯對「自由」的理解為準線,為我們展示出自霍布斯以降的現代政治哲學在「自由」議題下所進行的種種論辯。事實上,對霍布斯的關注,特別是對其思想體系中有關「自由」與「主權權力」關係的思索,一直以來都在激勵著斯金納教授的寫作。結合講座的文稿,筆者將以斯金納教授早年的兩本專著為基礎,分別是《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與《霍布斯與共和主義自由》,力圖為讀者展現在十七世紀英國內戰的社會背景下,霍布斯對「自由」的詮釋是如何成為了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在那場與新羅馬自由理論作家曠日持久的論辯中,霍布斯又是如何影響了今日現代人對自由的理解。



馬基雅維利@劉今



兩種視角: 馬基雅維利自由理想的現實路徑分析
本文認為,馬基雅維利的現實主義思想基於其人性惡判斷,對城邦墮落必然性的確信,以及獨特的美德觀,不過,他認為君主的存在以及非正常手段的使用要以維護國家自由或過渡到共和為目的。另一方面,馬基雅維利的自由理想植根於佛羅倫薩共和主義傳統及共和制的優越性。面對佛羅倫薩政治社會危機,馬基雅維利主張以羅馬共和國為模範,建立法制與制度保障,採取混合政體,體現其政治理念的高度靈活性與現實性。



遇見女性主義@孫金昱




當自由主義遇見女性主義
本文將整理女性主義其中一個重要支脈——自由主義女性主義,即在自由主義框架下,女性主義對性別不公、不平等、性別壓迫的解讀,女性主義關注的核心價值和女性主義的訴求。本文採用女性主義學者 Amy. R. Baehr在斯坦福哲學百科上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詞條下對該學說的總結,認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核心是通過個人自主和政治自主保障女性的自由權利。在此基礎 上,本文進一步指出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所追求的價值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緊張關係。



自由的界線@王笑哲



我們應該立法禁止隆胸手術嗎?(上)
我們應該立法禁止隆胸手術嗎?(下)
這篇文章中,我著重轉述當代女權政治哲學家克萊爾•張伯斯在其著作《性、文化、正義:選擇的限度》中的一些思考,並回答這樣一個問題:認可某種自由主義(下文將以著名女權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的政治自由主義為討論重點)的女權人士,如何處理「選擇」與「社會規範」的矛盾。具體到問題來說,我想在這篇文章中介紹張伯斯提出的一個思考工具,以便於女權主義者們嚴謹地回答類似於「女性自願裹小腳,女權主義者如何處理?」、「女權主義者如何看待女性自願選擇成為家庭主婦?」、「女權主義者如何看待整容手術?」等一系列涉及到「女性自願做出可能對她自身有危害的人生決定」的問題。作為具體的事例,隆胸手術和殘割女性生殖器將是這篇文章後半部分的關注點。我在這裡的結論是,認可政治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者們(現階段女權學術界中較為主流的派系)必須意識到,所謂「自願選擇」這一說法,在無時無刻不被男權規範所約束的社會中,不能正當化被選擇的結果。



女性的自由@王笑哲



當女性的禁錮成為現代公民社會的基石
1980年是美英女權的轉折點。伴隨著「女權通會」於1979年的失落,80年代的英國女權在右翼勢力的崛起中逐漸歸於平靜。相比之下,80年代的美國女權雖然經受了里根政府的「圍剿」(全美女性組織協會主席Martha Burk曾稱里根為‘20世紀最反女權的總統’),但多虧於政治領域之外的諸多平權進展——例如分別於1983年與86年獲得普利策文學獎的非裔女性作家Alice Walker與Toni Morrison在公共視野中的身份提升——美國的女權運動於新世紀之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 「60年代的激進精神」。而在80年代的末尾,當女權的理論先鋒們正苦惱著如何抵御後現代哲學的衝擊時,輾轉於斯坦福、普林斯頓與悉尼大學的Carole Pateman決定將視野投放至另一片被男權話語主導的學術高地:現代公民社會的來源與正當性。



自由和愛國@駱斯航



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真的相容嗎?
「國家」 和 「民族」 這兩個詞彙,對於現代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再熟悉不過的。一方面,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對立衝突,給世界歷史帶來過深刻的影響;另一方面,民族國家不僅是現代國際社會中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也是我們每個人生長、生活的歷史環境。我們經常認為,在一個具體的國家和民族環境內,我們和其他人共享了相對穩定的語言、習俗、生活方式和思考模式。因此,當一種外來的思想潮流進入某個國家、某個民族的時候,我們似乎總得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套思想適合 「我們國家」 或者 「我們民族」 嗎?

自由主義在中國無疑面臨著這樣的局面。在刊發於政見 CNPolitics 的《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如何相容?》一文中,劉擎教授指出,與自由主義盛行的其他國家不同,自由主義者在中國的公共語境里時常被貼上 「西奴」、「漢奸」 等醜陋的標籤。在這種環境下,自由主義和愛國主義(以及民族主義)之間產生了立場上的對立,彷彿一個自由主義者就不能是愛國的。



施米特的觀點@李笑宇




卡爾•施米特論敵友劃分
施米特與霍布斯一樣認為人性本惡(這裡的惡不是道德上的惡而是動物生存意義上的惡),人在本質上是一種危險的生物,因此人類無法逃脫政治性的邏輯。民族國家不可能被消滅,民族國家之間始終處於一種自然狀態。因此,政治性的邏輯,即劃分敵友,將會一直存在於民族國家之間。施米特嚴厲地批評了自由主義式的普世國家理念,他認為自由主義國家以經濟交易的幌子掩蓋了暴力、戰爭等政治手段。自由主義者建立普世國家的企圖實質上是打著正義、公平的幌子,加劇了戰爭衝突。這種普世國家只剩下了追求安逸、逃避危險的資產階級,卻消滅了唯一嚴肅的事情——政治。



福柯的觀點@嚴薔



1979年的福柯如何談論新自由主義?
在1979年的講座結集《生命政治的誕生》中,福柯討論的,正是這樣一個問題:「主觀為自我,客觀為別人」這句話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政治與經濟思想變化,而這種變化,又如何帶來了新的主體關係,為新自由主義時代嘗試通過人口、性和健康實現治理的生命政治做好鋪墊?



公共證成與妥協@二房東(譯)



費邊・溫德:為何妥協?為何和平?
本篇譯自《3:AM》雜誌9月初費邊‧溫德的訪談。在這篇訪談中,溫德介紹了他對妥協概念的研究,並談了他今年甫獲桑德斯獎(政治哲學項目)的獲獎論文《從公共理性自由主義手中拯救公共證成》,最後如同《3:AM》訪談的慣例,作者也推薦了幾本適合我們入門的讀物。



文化重要嗎?@李海默



「放任型社會」:西方自由主義的危機
坦率地說,很難講「放任型社會」的模式究竟是,或不是自由主義發展的自然結果。自由主義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讓盡可能多的人對他們的生活將要朝向的方向,有盡可能多的實際的話語權。 依照這個觀點看,一個個體如果獨自關起門來,並沒有影響及他者,那麼,在他個體性的私領域里無論嘗試什麼(比如酗酒、大麻,或者「下流的」戀物癖行為), 都應該是自由主義模式下應當受到大家尊重的行動。



全球化與經濟@ Eva



全球化對於國內政治的影響:以內嵌的自由主義為視角
在全球經濟開放度日益增長的這個時代里,政治經濟學的學者越發注重研究全球化和國內政治間的聯繫。這一聯繫包含兩方面:國內政治對全球化的支持和全球化對國內政治的影響。部分學者研究了在內嵌的自由主義理論框架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OECD)的國內政治對全球化的各種支持方式。通常,我們會忽略一點,即:全球化實際上是國內政治的產物,特別是一國政府提高經濟開放度的結果。如果政府大力推動自由貿易,全球化的程度必然會提高。



政府管制@ 姜源



為什麼需要政府管制 | 城與邦
在一個現代國家中,無處不在的政府管制覆蓋了個人日常生活和社會經濟運轉的方方面面。但與此同時,對於政府管制的批評同樣不絕於縷。桑斯坦在《權利革命之後》一書的前兩章中回應了針對政府管制的幾種常見批評,並且列舉了支持政府管制的幾點重要理由。圍繞政府管制的爭論顯然不可能通過一兩篇文章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但桑斯坦為政府管制提供了幾條值得被認真對待的論證。



「不自由」的民主@週一川



扎卡利亞:為何一種「危險的」民主正在興起?
扎卡利亞就澄清了兩個概念,分別是「民主」與「憲政自由主義」;前者主要指選舉與政府的組建,而後者則涉及政府的行動是否侵犯個人權利等問題。在他看來,目前世界的悲劇就在於,當民主政體正在世界各地得到組建之際,憲政自由主義卻不能保證永遠在場。如此一來導致的災難後果就是,經過選舉程序產生的政府,雖具有合法性,卻傾向於擴大行政職權,進而威脅到立法與司法兩部門的獨立性,並最終形成對公民自由的壓制。這在那些自由傳統並不深厚的國家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當最高執政者,憑借手中的政治權力與難以計數的經濟資源無情地打壓政治反對派時,人民這才驚恐地發現,一種「不自由」的民主正在興起。



政治論爭@譚銳捷



論爭在政治中的價值
政治毫無疑問伴隨著各種論爭。那麼,論爭在政治中應該處於什麼樣的地位呢?主流自由主義政治理論認為論爭是達成政治目標的阻礙,實現政治目標需要盡可能的緩解論爭,達成一致。這些理論的分歧主要在於如何達成一致。譬如,羅爾斯雖然在晚期有所謂「政治自由主義」的思想轉向,但其核心概念「重疊共識」仍然與早期的「無知之幕」有種某種目的上的類似,即達成一致。

然而,一群深受歐陸政治思想影響的理論家卻認為,對於政治,論爭不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缺少的,論爭本身對政治有著重要的意義。論爭不僅不是達成政治目標的阻礙,反而是實現政治本質的最高價值。他們據此提出了所謂的「爭勝主義」。當然,由於不同的學術背景和興趣,他們理論有不同的切入和側重點。本文主要想討論「論爭」這個支撐他們理論的核心元素,尤其是作為一種政治價值的論爭。


本期編輯|黃麒瑄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