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8 什麼是自由主義 | 城與邦

作者:譚銳捷(英國約克大學政治系政治理論在讀博士生,曾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研究興趣:二十世紀歐陸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史。)



引言

在政治理論的諸多「主義」中,自由主義一直是各種主義論戰中頻頻出現的「選手」。然而,我們對什麼是自由主義缺乏一種清晰的共識。本文主要介紹的是一種通過否認存在明確定義來解釋什麼是自由主義的嘗試。這種嘗試運用了一種將政治思想當作意識形態的研究方法。自由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其形成不僅僅是哲學家思維遊戲的結果,還深受各種客觀的社會歷史和語言因素的影響。


1 不同版本的自由主義


在當今絕大多數涉及到政治立場的辯論中,自由主義都扮演著一個坐標軸的角色,論辯雙方通過贊成或者反對自由主義來定位自己的政治立場。而在歐美的主流政治語境中,伴隨著共產主義的基本破產,自由主義已經變成了某種共識或者底線。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支持自由主義,唯一的區別是支持的自由主義的不同版本。幾乎沒有人直接反對自由主義,爭論的焦點是不同版本自由主義中的一些細節問題

但是,這些「細節」之間的巨大差異被低估了。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審視不同版本的自由主義者的政治傾向,我們可以發現各種各樣的針鋒相對的觀點。這種差異的程度很難被當作一種意識形態內部的溫和內戰。自由主義者可以同時支持和反對 福利國家,支持和反對社會正義 (羅爾斯意義上的正義),支持和反對全球規模的財富再分配。施克萊 (Judith Shklar) 稱自由主義是一個「多用途的詞語」(all-purpose word),迥然不同的政治觀點都可以放在自由主義的旗下。

自由主義可以指向任何立場


自由主義家族內部含義的豐富性和衝突性使得我們不得不轉向一個嚴肅的問題——「什麼是自由主義」。這個問題很容易引起關於「真假自由主義」的爭論。而這種爭論,在鄧肯.貝爾(Duncan Bell) 看來,是毫無意義的。在「什麼是自由主義」一文當中,他總結並批評了目前解決自由主義含義過分延伸 (over-extension)的四種途徑,其中後三種都可以被當作某種版本的辨析真假自由主義的嘗試。第一種途徑就是無視這種語義的多樣性,這種情況普遍存在於人文社科領域,產生了相當多的混淆和誤解。第二種途徑嘗試找到一種自由主義的邊界。比如說,哈耶克 (F. A .Hayek)嘗試追溯自由主義的兩種思想傳統,區分出了所謂自由主義的英倫和歐陸形態,亦或是區分古典 (classical)自由主義和社會自由主義。第三種途徑則是嘗試找到並定義一種自由主義的核心成分,比如自由 (Juhdith Shklar)或平等 (Ronald Dworkin)。第四種途徑把自由主義的歷史當作一部興衰史,最為典型的即是施特勞斯 (Leo Strauss)談到的從古代 (ancient)自由主義到現代自由主義的墮落。這三種途徑都充滿了模糊性和不確定性。不同的理論家往往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標準,而很難有一種標準能證明自己比其它標準更好。

貝爾認為這四種途徑都忽略了對歷史研究帶來的豐富信息。從一個思想史研究者的角度,他認為唯一能回答「什麼是自由主義」,並且概念化自由主義多樣化內涵的是一種所謂的「總結性的概念」 (summative conception)。這種總結性的自由主義概念把自由主義當作是兩種觀點的集合。第一種是歷史上所有被認為是自由的論點,第二種是被不同歷史時期自稱為自由主義者承認的觀點。在這種理解,不同時期各種版本的自由主義是平等的,並沒有真假之分。自由主義沒有一種確切的一成不變的定義。任何觀點,哪怕它們在立場上南轅北轍,只要滿足這兩種條件中的一種,都可以被認為是自由主義的觀點。因此,「過度延伸」不是一個問題,而只是一個需要解釋的現象。


2 歷史的角度看自由主義:以洛克為例


這種含義豐富的「總結性」的自由主義概念需要以歷史學家的眼光重構自由主義形成的過程。其中,自由主義如何書寫自己的歷史,確立自己的思想根源是建構自由主義的一個關鍵部分。貝爾重構英語世界19世紀以來自由主義的演變史發現,洛克作為如今的自由主義之父在不同時期的地位有著很大的不同。儘管幾乎所有的當代自由主義理論和自由主義者都認為洛克是自由主義的代表或思想來源,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把洛克和自由主義聯繫起來。主流敘述把自由主義當作十八世紀晚期至十九世紀初期的產物。自由主義源於大革命,強調個人自由和社會平等。而洛克只是一個代表17世紀潮流的輝格政治思想家,沒有人認為他和自由主義有什麼關係。

輝格黨,英國自由黨的前身


然而,在一戰結束後的二三十年代,自由主義的起源提前了一個半世紀,追溯到了洛克的政治思想,洛克成為了自由主義「最具有代表性的預言者」。這種理解的影響力在五十年代以來迅速擴大,雖然有六七十年代劍橋學派的反擊,最終還是成為了當今關於自由主義起源的正典。

貝爾認為,這種變化是二十世紀激烈的意識形態戰爭的需要。首先,在二三十年代極權主義對自由的威脅下,瀰漫著一種對自由主義命運的深切擔心和焦慮。不同學術背景的學者聚集在自由主義的意識形態陣營中反擊極權主義,即使他們有很多截然不同的觀點。把自由主義的起源追溯到輝格政治思想中即是其中一項重要舉動。但是這些學者的不同背景和立場,使他們對對什麼是自由主義的理解有很大差異,這就造就了當今自由主義涵義的多樣化和相互衝突。

此外,在這場意識形態戰爭中,一種全新的表述「自由民主」出現了。自由民主限定了民主制度的範圍,特指議會代表下的民主制度,與其它自稱民主制度的國家例如納粹德國,意大利和蘇聯劃清了界限。「自由民主」的表述拔高了自由主義的政治地位,隨之而來的是對自由主義歷史的重新解讀。羅素直言「希特勒是盧梭的產物,而羅斯福和丘吉爾是洛克的。」新的研究領域觀念史 (History of Ideas)即是出現於這個時期。成立於1940年的「觀念史」期刊 (History of Ideas)甚至是當時唯一接受了CIA贊助的文化自由委員會秘密資助的學術期刊。受資助的學術期刊,以及六十年代開始大量出現的「西方文明」課程,目的都是為了證明相比「邪惡」的共產極權世界,美國和西歐有一個共同的崇尚自由的源頭。這種強烈的政治需求下要求一種神聖化自身起源的歷史解讀。而這種歷史解讀選擇了洛克,至此洛克自由主義宗師的地位變得不可動搖且常識化。


洛克人像


在短短一百年間,洛克從一個比較著名的輝格政治思想家,變成了自由主義的思想源頭,以及政治哲學史正典上不可缺少的一員。歷史研究告訴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主義,自由主義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我們唯一能確定的自由主義是各式各樣可能互相矛盾的觀念的組合。這種組合在不同的時期和語境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並且反過來影響了我們對現實政治和政治理論的理解。


結語:有傾向的政治理論


貝爾這篇文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可以是劍橋學派政治思想史研究和牛津學派意識形態研究(以Michael Freeden為代表)的結合。這種結合以一種類似知識社會學的經驗主義視角把政治思想當作一種客觀存在的意識形態來進行研究。而這種隊政治思想的理解對規範政治理論的影響更為有趣。一方面,這種對思想的歷史(經驗)研究為規範理論帶來新的概念資源。譬如佩蒂特 (Philip Pettit) 的共和主義理論既深受斯金納 (Quentin Skinner)歷史研究的影響。然而另一方面,貝爾的歷史研究表明,更多的情況下,這些因為種種機緣巧合形成的政治思想會通過敘述和語境影響研究和構建政治理論的視角和內容。甚至可以說,我們在構建規範理論的之前,很可能已經深受這些政治思想的影響的而有了一定的傾向。我們的理論工作即是尋找這種傾向的規範性。那麼,這樣的政治理論思考最終得到是否還是一種具有規範性質的理論呢?或者說,這是否會削弱規範理論的規範性呢?


參考文獻


Bell, D., 2014. What is liberalism?. Political Theory, 42(6), pp.682-715.

留言